您好,欢迎来到中华特产网!

当前位置:主页 > 生态旅游 >


和谐旅游能否法治?众专家献计献策

文章来源:中华特产网   添加人:中华特产网    添加时间:2012-09-28 16:21   浏览量:

核心提示: 和谐旅游能不能“法治”?

和谐旅游能不能“法治”?

  正在审议的《旅游法(草案)》肩负治理“强迫购物”、“投诉无门”等顽疾的使命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和国庆节下月将至,又一个旅游旺季即将来临。目前,《旅游法(草案)》也正在人大的审议过程中。

  草案共十章98条,对于人们关心的强迫购物、景区票价、维权困难、旅游安全等问题均进行了规范。羊城晚报记者日前走访了旅游业内人士和参与草案制定的专家,试图从行业现状和草案规定中找到针对旅游市场各种顽症的解决方案。

  旅游购物

  旅行社组织、接待团队旅游不得指定购物场所,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购物,不得安排任何形式的另行付费旅游项目。

  现实:游客出发前都知道要购物

  王冲是安徽某著名风景区从业近十年的导游。面对大家对导游强制购物、利欲熏心的声讨,王冲认为游客也有责任:“现在旅游市场太难做。游客出来旅游,同样的行程,哪个团便宜就跟谁走。”随着旅行社之间的低价竞争日益激烈,从购物中获得补贴便成了旅行社的首选。“其实在组团之前,游客都有和组团社签合同,行程(包括进几个购物店)、住宿标准、餐次、交通、保险和有无小费在上面列得很清楚。他们自己找便宜的团,也明白少不了购物的。”王冲认为游客对强制购物基本抱以默认、顺从态度,当面质疑反对的很少。

  对于正在审议的草案,王冲认为即使法律出台,旅行团购物惯例仍然会有:“什么是强制?是客人不同意而采取非常手段。现在旅行团的客人都愿意,在出发前都知道要购物,请问这叫强制吗?而且旅行社也会做出调整来适应。”他告诉记者,整个旅游产业链的源头在于旅游者对产品的选择。旅行社是根据旅游者要求来制定服务标准,导游只是代表示旅行社与游客协议的执行者。所有服务均按协议走,也就是按照游客的理念走。

  事实上,喜欢消费和购物的游客也不在少数,“前年参团去莫斯科,虽然行程上并没安排观看大剧院演出,但同行的团员一时兴起,主动要求看表演,导游也帮我们调整了行程。虽然额外交了钱,但很值得。”喜爱旅游的关小姐觉得外出旅游难免冲动,“去年十一欧洲旅游,本来只安排去一次专卖打折品的购物中心,结果团里大部分人都觉得没买过瘾,导游给我们又加了一次。难道以后参团旅游就不能同时购物了?”

  专家:“强迫购物”难界定难取证

  对于草案规定旅行社组织、接待团队旅游不得指定购物场所,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购物等,参与旅游法起草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王天星认为,这项规定是为了防止旅行社和商家捆绑在一块欺诈消费者。但这里面存在一个“强迫”和“推荐”的区别,如果是旅游者主动要求导游和旅行社推荐购物,并不违反这一条款。王天星直言,“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购物”这一条款在实际中很难施行,“强迫购物”难以界定,调查取证难度大。这一条款更大程度上是为了表明国家对强制购物的一种态度。至于“不得安排任何形式的另行付费旅游项目”, 实际操作中,如果旅游者与旅行社达成口头协议,主动要求增加旅游项目,并不违背条款。

  对于强制购物,《旅游法(草案)》试图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规定旅行社不得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招徕、组织旅游者。可是什么才算“低于成本的价格”,王天星认为,在现实中很难做出硬性规定,因为每个企业的成本都不同,“低于成本的价格”只能进行模糊处理,有些价格如酒店、交通、导游费容易测定,但还有很多价格难以测定,只能测算基本的价格标准。王天星坦言,“这条规定在现实中要发挥作用有难度,但它起码表明了国家对"零负团费"的一种态度。”

  景区门票

  景区有偿收取门票应经过批准。利用公共资源向旅游者开放的景区应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门票价格应体现公益性并逐步减免。

  现实:假期景区门票“涨”声一片

  “江山依旧无限,要价更加没边”,这是不少景区涨价声不断的真实写照。一到“五一”、“十一”等节假日,全国各大景区便上涨声一片。今年“五一”,给游客留下印象的除了涨价,还是涨价,景区门票价格也再创历史新高,甚至很多景区的票价是赶在假期来临前“抢涨”。而对节假日景区的涨价潮,人们早已经见怪不怪。景区给出的涨价理由也五花八门,比如成本问题、环境保护、人数控制等等,可细细推敲便会发现,大多都站不住脚。

  专家:票价调整由地方政府掌控

  王天星表示,本来大部分景区依托的都是国有旅游资源,属于全民所有,所有老百姓都有资格参观游览,但国有资源怎么为全民享有却是一个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因为牵扯到地方利益,这样规定的结果只能是大多数的景点会收取门票,“门票价格应体现公益性并逐步减免”很难实现。而且根据现行税制,旅游景区门票属于地方收入,是某些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来源。门票价格的高低及其调整,地方政府有相当大的发言权。近年来,绝大多数全国知名旅游景区门票都进行了上浮。尽管也经过了听证,但其结果几乎都是逢听必涨。这其中有合理之处,因为地方政府的收入来源在不断紧缩,而支出事项却日益增多。通过调高门票价格,赚外地人的钱,既增加了政府收入,又不会招致本地民众的怨言,地方政府自然乐见其成。王天星认为,除非减少地方政府通过调高门票扩大收入的冲动,否则很难从根本上解决。

(责任编辑:中华特产网)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特产文化

>> 更多

友情链接

北京昌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食品招商网 中国食品监督网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 中国食品机械设备网 中国特产报 湖北农业信息网

合作伙伴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诚征英才 | 广告服务 | 免责条款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