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华特产网!

当前位置:主页 > 生态旅游 >


山地生态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贵阳共识

文章来源:人民网贵阳   添加人:zhtcw    添加时间:2015-06-29 10:32   浏览量:

核心提示: 人民网贵阳6月29日电 (高洁)6月28日,作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5年会的主题论坛之一,“山地生态与乡村旅游主题论坛”在贵州省贵阳市国际生态会议中心举办。

        人民网贵阳6月29日电 (高洁)6月28日,作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5年会的主题论坛之一,“山地生态与乡村旅游主题论坛”在贵州省贵阳市国际生态会议中心举办。

  来自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中国、德国、瑞士、南非、泰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旅游管理部门、研究和投资机构、旅游企业和院校的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话山地生态保护与利用,共谋乡村旅游发展与转型,共同推动生态文明实践。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蒙启良出席会议并致辞。

  论坛以“山地生态与乡村旅游”为主题,由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主办,贵州省旅游局承办。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旅游局原局长、中国旅游协会会长邵琪伟;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全体大会及执委会执行干事徐京;德国特里尔应用科技大学物质流管理研究所(IfaS)所长、教授、博士,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循环经济项目组国际专家彼得·迈克尔·海克PeterMichael Heck,瑞士上瓦尔登州汉学家、观察员龙米Elisabeth Wallimann,泰国正大管理学院国际学院院长、教授、博士汤之敏,裸心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高天成Grant Horsfield,台湾著名作家、影评人陈念萱,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副主席陈平等8位重量级嘉宾应邀到会,围绕大会主题,针对“乡村山地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乡村旅游标准体系建设”、“山地生态与乡村旅游组织化发展”、“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以发展生态友好型山地旅游造福一方百姓”、“乡村旅游与自然、人文资源的保护”等方面话题,为山地生态与乡村旅游发展路径,推动山地生态与乡村旅游产品建设、市场营销、管理服务提供建设性意见。

  蒙启良在致辞中说,旅游业对生态环境具有天然的亲和力,是典型的环境友好型、生态亲善型产业。贵州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环境是生态的,生态的资源应该变成生态的成果,让更多人来分享。乡村旅游是贵州旅游的“金字”招牌,美丽乡村是民族文化的见证,是农耕文明的缩影,是淡淡乡愁的寄托。

  贵州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贵州要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指示精神,立足山地生态实际、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用生态文明理念引领旅游发展,用旅游发展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发展理念,丰富发展举措,完善产品业态,壮大市场主体,让贵州山地生态更美,乡村旅游更强,黎民百姓更富,让游客真正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形成旅游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互动。

  邵琪伟作了题为《深化农旅融合 建设美丽乡村》的主旨演讲,他说,乡村旅游是兴民富农、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载体。党的十八大、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为建设美丽乡村指明了方向。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乡村旅游前景广阔,发展乡村旅游既能为我们带来金山银山,也能为我们留住绿水青山。

  徐京认为,山地和乡村旅游的灵魂是文化。开发不等于建设,脱贫不等于破坏,理念不澄清建设就等于破坏,造福不等于主宰原著民,发展山地和乡村旅游,应有社会文化成本的考虑,旅游者出游动机40%是出于文化的考虑。应有到访者需求和原著民的利益需超出政府项目的考虑,喝杯清茶听首原著民的侗族歌才是真正的体验。守住文化底线不是单纯的保护而是长期的投资,文化生态才是真正的金山。

  彼得·迈克尔·海克向与会嘉宾分享了世界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经典案例。他认为,生态旅游就是通过保护环境,维持本地居民福祉,在自然区域负责任的旅行,并且这个旅行过程含有对参与者的教育内容。在贵州这样的地方,发展生态旅游有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减少贫困的巨大潜力。循环经济是指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不依赖于消费有限资源的经济模式。物质流管理是指对物质系统有目的的、负责任的、集约的和有效的影响。海克建议,可以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生态旅游,通过“物质流管理”建设生态旅游,这样既能尊重自然遗产和本地居民,又能遵守旅游地的承受能力,同时引导新的消费需求。

  龙米以皮拉图斯山为例,分析了阿尔卑斯山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成功案例。皮拉图斯山旅游由皮拉图斯山铁路股份公司运作经营,公司各项计划都透明公开,使居民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更加信任。当地居民拥有阿尔卑斯山大部分的牧场和皮拉图斯山森林的产权,可成为皮拉图斯山铁路股份公司的股东;旅游为居民提供工作,牧场养的奶牛不仅是山地旅游的亮点,还能为居民对带来收入,通过组织节日展现当地文化多样性。 (责任编辑:zhtcw)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特产文化

>> 更多

友情链接

北京昌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食品招商网 中国食品监督网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 中国食品机械设备网 中国特产报 湖北农业信息网

合作伙伴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诚征英才 | 广告服务 | 免责条款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